党建一体化系统
党课教育,是加强基层党员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也是深化拓展“两学一做”教育的趋势所在。新形势下,党课的单一性、传统性特点弱化了党课教育的影响力。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党课的吸引力和趣味性,充分发挥党课教育的载体功能,全面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是基层烟草政工领域需要重视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将从培训的角度,围绕授课内容、授课形式、授课主体三方面,谈谈提高基层党课吸引力的方式方法。
一、在授课内容上下功夫,加点“人情味”
党课的内容是确保党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党课内容编排的好坏,直接影响党课质量与效果。要因人制宜,把握党员思想动态。找准党员最迫切想要听的是什么,最需要学的是什么。要考虑听课者的文化层次、年龄结构、工作岗位等,要到什么山唱什么曲,要讲大家听得懂、听得明白的道理,避免出现“对牛弹琴”的笑柄。到基层讲党课,更不能打官腔,要避免照本宣科、夸夸其谈,避免空话、套话和干巴巴的说教。要带着真情实感来讲党课,语言要通俗易懂,平易近人,带着泥土气息的语言才能拉近讲课人和听课人之间的距离。适当运用一些当地的方言、俗语,让大家更容易理解,课堂内容才会消化得更好,知识才会掌握得更牢。
内容丰富,传导鲜明正能量观点。党课“大餐”有料又有味,党员才会听得有滋有味。要精心做好课前准备,围绕主题深入挖掘素材,素材来自于平时大量的阅读、积累,来自于讲课前的大量资料查阅、搜索整理。把搜集的素材与案例和身边鲜活故事相结合,把自己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见闻和感悟放进去,才能在讲课时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才能更具说服力、感染力。党课不仅要内容丰富,更要观点鲜明。在编写教案时,要牢牢把握课程的目标,要通过这堂党课帮助党员解决什么问题、树立什么观念、提高什么意识、传导什么样的正能量、禁止什么样的行为。观点要鲜明正确,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既关注当下热点问题,也解决党员思想困惑,让党员真正受教育、有收获。
有章可循,大胆推进内容创新。党课与一般的课程的不同之处,在于党性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党课教育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要坚定不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首要原则。讲党课要联系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的光辉历史,中国共产党是怎么走过来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是什么性质,要实现什么样的任务,可以通过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来回顾。其次,讲党课要避免空洞无力,在内容上,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要贯穿红色教育的精神,传播正能量。抓住“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龙头,大胆联系实际上党课,触及党员的思想实际,推进党课内容创新,解决矛盾问题。
二、在授课形式上下功夫,加点“党趣味”
就党课而言与党课内容密切相关的是党性原则,与党课的内容没有必然联系的是外在的党课的形式。党课的形式对于表达党性的内容而言可以适当灵活,党课形式的改动一般而言不会触动党课的根本内容。要创新党课授课方法,让党课灵动起来。
“微”党课模式。现阶段,许多党支部通过开展“微党课”创新党员教育形式,拓展党员教育载体,这种“微型”党课模式效果值得肯定。微党课以其“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特点,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小的事例或实践来阐述、宣讲大的道理,给人以启发、启迪并产生共鸣的一种党课创新形式。这是顺应新时代而产生的一种党教新载体,便于在小范围开展和碎片化学习。但新形势下的“微”党课模式也存在着主题提炼平淡化、微型党课的内涵与外延模糊等现象。鉴于此,基层企业也可组织党教专家开展对微型党课的教学研讨,在内容安排、形式创新、实效巩固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地探究,甚至可以利用课题立项等方式途径,更好地推动微型党课教学不断上台阶。
情景剧模式。音乐剧、歌舞剧、影视作品作为艺术作品,深受大众的喜爱。把情景互动引入党课,通过声音、肢体语言、画面感等,声情并茂地叙述、点评人物和事件,潜移默化地把党员带入特定历史情境当中,启发和引导党员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将《习近平的知青岁月》一书通过身边的员工朗诵出来,通过微信公众号定时地推送给全体党员学习。通过聆听身边同事声音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指导思想,确实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党课和歌唱舞台剧等形式相结合也是完美的。以原创红色历史歌舞剧《延安保育院》为例,通过运用舞台理念和设备,声、光、电、水、雾、乐、舞、歌创造出无数身临其境的梦景,让观众感受到民族存亡之际,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大旗,与日寇浴血奋战的情景。许多学员在观看过程中深受触动,纷纷表示上一次这样新形式的党课比十次普通的党课都更加让人感受深刻。
深入党性教育基地。红色教育的革命基地是我们今天宝贵的精神财富。提高党课的吸引力,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独特的资源。走革命烈士走过的路,感受他们洒下的泪水与汗水,领略党不断走向胜利的历史性时刻。通过这种体验式教学,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党员在亲历的过程中创造属于自己的感悟。以河南开封焦裕禄教育基地为例,当人们置身于焦裕禄曾经工作过的地方,真切地体验焦裕禄曾经带领人民“除三害”的地点,这种体验式的教育更能让人充分体会到焦裕禄精神的内涵所在,也更容易使人们将这种精神化为自己今后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中去。
三、在授课者上下功夫,加点“鲜活味”
随着党员素质的不断提升,视野不断开阔,对党课的鉴赏水平也大大提高,大家不仅希望在党课教育中感受真理的光辉和魅力,也渴望在党课教育中得到更好的体验和享受。
领导带头讲。坚持领导“带头讲党课”,突出示范带头。推行领导轮流上党课制度,坚持上级为下级作表率,一级示范给一级看、一级带动一级干。领导班子成员和党支部书记积极走上讲台为党员干部上党课,既激发了领导干部学习热情,也提升了干部教育培训质量。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贵在经常,难在坚持。一堂党课的时间、范围和影响都很有限,而更大的讲堂应该在日常工作和实践之中。党课不能囿于传统的地点和时间,要让党课走出报告厅,深入到工厂和生产车间,深入到基层工作。把党课课堂设在群众中间,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是讲坛。围绕企业和员工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作面对面的宣讲和释疑解难工作,现场回答问题。
党员人人讲。在基层单位,通过党课教育记录本可以看到,大部分的党课通常由党支部书记讲。这种情况带来的问题之一:党课教育长年累月一副面孔一个腔,难免会单调乏味,缺乏吸引力和新意。在党课教育主体上如果化“专家讲”变成“党员讲”将更能激发党员的参与度与热情。从台下走上台上,每位党员都有机会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党性觉悟和所思所悟,分享身边优秀党员的例子。如此一来,通过主动学习内化于心,通过分享外化于行,更能把党的理论学深、学懂、学透。“党课我来讲”彰显了党员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党员党性意识的加强,形成党员主动学、积极分享正能量的良好氛围。